山药、桔梗、茯苓(去皮)、甘草白芷、陈皮(去白)、青皮(去白)、香附子,各三两。白术四两,干姜(炮)二两。
暂无信息
上为末。
治伤寒气脉不和,憎寒壮热,鼻塞脑闷,涕唾稠粘,痰嗽壅滞;或冒涉风湿,憎寒发热,骨节疼痛;或中暑呕吐眩晕;及大病后将理失宜,食复、劳复,病证如初。
又治五劳七伤,气虚头眩,精神恍惚,睡卧不宁,肢体倦怠,潮热盗汗,脾胃虚损,面色痿黄,饮食不美,口吐酸水,脏腑滑泄,腹内虚鸣,反胃吐逆,心腹绞痛,久疟久痢;及膈气咽塞,上气喘促,坐卧不安;或饮食所伤,胸膈痞闷,腹胁膨胀;妇人胎前产后,血气不和;霍乱吐泻,气厥不省人事。
常服辟四时不正之气,及山岚瘴疫,神效不可具述。
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木瓜干一片,紫苏三叶,煎七分,食前服。
若吐泻,入白梅煎。喘,入桑白皮、杏仁煎。
暂无信息
白术 芎藭各30克 蜀椒22克(去汗)牡蛎15克
上四味,杵为散。
暂无信息
健脾养胎,温中祛寒。妊娠,宿有风冷,胎萎不长。
每次3克,用酒调服,日三服,夜一服。
腹痛,加芍药;心下毒痛,倍加芎劳;心烦呕吐,痛不能食饮,加细辛、半夏,服后更以醋浆水服之;
暂无信息
白术60克 茯苓60克 吴茱萸30克 橘皮45克 荜茇30克 厚朴60克(炙)槟榔75克 人参45克 大黄75克
上九味,捣筛为散。
暂无信息
脾胃虚寒,痰饮内停,呕吐酸水,胸闷心悸者。
每次3克,空腹时煮生姜、大枣汤送下,一日二次。渐加至6克。觉热,服少量饮食压之。
暂无信息
山药 桔梗 茯苓(去皮)甘草 白芷 陈皮(去白)青皮(去白)香附子各90克 白术120克 干姜(炮)60克
上药为末。
暂无信息
外感风寒,憎寒壮热,鼻塞脑闷,涕唾稠粘,痰嗽壅滞;或风湿外侵,憎寒发热,骨节疼痛;五劳七伤,气虚头眩,精神恍惚,睡卧不宁,肢体倦怠,潮热盗汗,脾胃虚损,面色萎黄,饮食不美,口吐酸水,脏腑滑泄,腹内虚鸣,反胃吐逆,心腹绞痛。
每次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木瓜干1片,紫苏3叶,煎取100毫升.空腹时服。
若吐泻,加白梅煎;气喘,加桑
暂无信息
人参7.5克 白茯苓15克 白术15克(炒)藿香叶15克 木香6克 甘草3克 葛根15克(渴者加至30克)
上哎咀。
暂无信息
健脾止泻。治小儿脾胃虚弱,呕吐泄泻,频作不止,口渴烦躁,但欲饮水,乳食不进,身体消瘦。
每服9克,水煎服。
暂无信息
橘皮(洗)大腹皮 茯苓 生姜各15克 白术30克
上为细末。
暂无信息
健脾利水。治妊娠子肿,面目肿如水状。
每次3克,空腹时用温开水送服。
暂无信息
白术 黄芩各等分(新瓦上炒香)
上为散。
暂无信息
治妊妇伤寒,胎动不安。
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200毫升,温服。但觉头痛发热,便可吃二三服即愈。
暂无信息
白术1两,人参半两,丁香2钱半,甘草1钱。
上为末。
暂无信息
妊娠恶阻,吐清水,甚则10余日粥浆不入,恶阻,脉虚弦者。
白术汤(《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四味白术汤(《景岳全书》卷六十一)。
暂无信息
白术3分,草豆蔻半两(去皮),益智子半两(去皮),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高良姜半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
上为散。
暂无信息
妊娠霍乱,吐逆不止,腹痛。
《济阴纲目》:此真虚寒腹痛吐利方也,勿妄用。
暂无信息
芍药1两,当归1两,官桂1两,人参1两,白术1两,茯苓1两,粟米(炒)1两。
上为粗末。
暂无信息
和中益胃,散风湿。主小儿肠鸣泄泻,米谷不化,利下青白,腹痛呕逆,胁胀满,气痞不散,体热多睡,全不思食。
每服1钱,水6分盏,煎至3分,去滓温服。
暂无信息
白术3分,桂心3分,赤芍药1两,当归3分(锉,微炒),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干姜3分(炮裂,锉),木香3分,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上为散。
暂无信息
伤寒,冷气结在心腹,痞满妨闷。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1两,人参3分(去芦头),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桂心3分,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诃黎勒1两(煨,用皮),白豆蔻1两(去皮)。
上为粗散。
暂无信息
脾胃气虚弱,呕吐不能食,四肢少力,心腹妨闷。
每服3钱,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3分,紫菀半两(洗去苗土),干姜半两(炮裂,锉),人参3分(去芦头),熟干地黄3分,桂心1两,五味子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明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白茯苓3分。
上为散。
暂无信息
肺气不足,胸中短气,咳嗽恶寒。
每服2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个,糯米50粒,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3分,诃黎勒1两(用皮),高良姜半两(锉),丁香半两,肉桂半两(去皱皮),甘草1分(炙微赤,锉),桔梗半两(去芦头),人参半两(去芦头),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上为散。
暂无信息
伤寒后,胃虚逆呕哕,不纳饮食。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半两,白茯苓半两,麻黄半两(去根节),五味子半两,桂心3分,高良姜1分(锉),羌活半两,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
上为散。
暂无信息
伤寒阴痉,三日不愈,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不出,恐阳气内伤。
八物白术散(《活人书》卷十七)、八物白术汤(《永类钤方》卷八)。
暂无信息
白术1两,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1两(去芦头),白茯苓1两,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桂心半两,旋覆花半两,五味子半两,大腹皮半两,前胡1两(去芦头),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上为散。
暂无信息
伤寒后,脾胃气虚,食不消化,头目昏重,心神虚烦。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3分,前胡3分(去芦头),葛根3分(锉),桑根白皮3分(锉),川升麻半两,赤芍药1两,石膏1两半,荆芥半两,子芩3分。
上为散。
暂无信息
伤寒4日,腹胁胀满,心胸不利,四肢疼痛,咳嗽恶寒,喘急壮热。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豆豉50粒,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3分,石斛3分(去根,锉),黄耆1两(锉),桂心半两,熟干地黄1两,续断3分,人参1两(去芦头),牛膝1两(去苗),天门冬3分(去心),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白茯苓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上为散。
暂无信息
肠风痔疾失血后,虚损羸瘦,饮食无味,面色萎黄,四肢乏力。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川芎、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甘草、木香、广皮、香附、乌药、前胡、紫苏、竹茹、延胡索。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妊娠心痛,乃风寒痰饮客于心之经络,邪气与正气相搏而作也。若真心痛,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指甲唇口俱青。乍安乍甚者,乃伤心之别络而痛也。或暴怒气上,或食积停滞,痛而不已,损伤于脏则胎动不安。久而不愈,必致堕胎。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白术半两,泽泻半两。
上为细末。
暂无信息
水肿觉胀下者。
本方改为丸剂,名“白术丸”(见《洁古家珍》)。
暂无信息
吴白术1两,厚朴2两半,橘皮2两,甘草1两半。
上为细末。
暂无信息
和养脾胃。主
每服2钱,水1盏,煎至6分,和滓温服。
暂无信息
泽泻、白术、茯苓(去皮)各等分。
上为细末。
暂无信息
脾气不足,水湿内停,食后多吐;或痘如水泡,痘家作泻,则液内竭而色干;疮湿则液外走而便结,如泄泻疮湿并见者,此脾胃多湿而不健运也。
白术茯苓泽泻汤(《医方考》卷六)。
暂无信息
白术(炒)1两,干紫苏1两,白芷(微炒)3分,人参3分(去芦),川芎(洗)半两,诃子皮半两,青皮(去白)半两,甘草1分(炙)。
上为细末。
暂无信息
妊娠气不和调,饮食少,孕妇脾虚难化,脉浮缓者。
白术舒脾散(《医略六书》卷二十八)。《医略六书》本方用法:每服三钱,熟砂仁汤下。
暂无信息
白术1两,人参1两,旋覆花1两,熟地黄1两,当归1两,阿胶1两。
上为粗末。
暂无信息
和养胎气。主
每服2钱,水2盏,酒3分,同于银器中熬至1盏,去滓,空心温服,1日1次,至6个月觉胎气荣安即罢服。若觉腰中痛,即是药养胎气,未胜邪气
暂无信息
白术1两,牵牛子1两(微炒),木通1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槟榔1两,川朴消1两。
上为粗散。
暂无信息
大小便难,腹胁胀满,气急。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空腹温服,如人行10里再服。以利为度。
暂无信息
白术1两,枳实1两(麸炒微黄),神曲1两(炒微黄)。
上为细散。
暂无信息
膈气,心胸间痛。
每服1钱,以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3分(锉,微炒),白茯苓3分,远志半两(去心),熟干地黄1两,黄芩半两,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桂心3分,木香半两。
上为粗散。
暂无信息
心气虚损,志意不定,腰脊腹胁相引痛,不能俯仰。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饴糖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暂无信息
白术8分,茯苓8分,吴茱萸4分,橘皮6分,荜茇4分,厚朴8分(炙),槟榔10分,人参6分,大黄10分。
上为散。
暂无信息
呕吐酸水,结气筑心。
每服方寸匕,空腹煮姜、枣汤下,1日2次。渐加至2匕半,觉热即少饮食2-3口压之。
暂无信息
茯苓8两,泽泻4两,白术3两,生姜3两,桂心3两,甘草1两。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消渴,阴脉绝,胃反而吐食。
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小麦3升,取3升,去麦下药,煮取2升半,服8合,日2次。
暂无信息
白术14枚,附子3分,秦艽3分,人参3分,牡蛎3分,蜀椒3分,细辛3分,黄芩3分,芎藭3分,牛膝3分,干姜5分,桂心5分,防风5分,茯苓4分,桔梗4分,当归4分,独活4分,柴胡4分,乌头2分,甘草2分,麻黄2分,石南2分,莽草2分,栝楼根2分,天雄2分,杜仲2分。
上药治下筛。
暂无信息
风入脏腑闷绝,常自躁痛,或风疰入身,冷疰、鬼疰、飞尸,恶气肿起,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内或外,针灸流移,无有常处,惊悸,腹胀气满,叉心,头痛,或恍惚悲惧,不能饮食,或进或退,阴下湿痒,或大便有血,小便赤黄,房中劳极。
每服5分匕,平旦酒下。讫,如人行7里久,势欲解,更饮酒5合为佳。
暂无信息
白术3两,厚朴3两,人参3两,吴茱萸3两,茯苓3两,麦糵曲3两,芎藭3两(一方加大腹、橘皮)。
上药治下筛。
暂无信息
脾胃俱虚冷,腹胀,不能饮食。
每服方寸匕,食后酒下,日3次。
暂无信息
白术,芎藭,蜀椒3分(去汗),牡蛎。
上为散。
暂无信息
养胎,调补冲任,扶养胎气,壮气益血,保护胎脏。主妊娠脾虚,寒湿中阻,脘腹时痛,呕吐清涎,不思饮食,胎动不安,胎萎不长;室女带下,妊娠宿有风冷,胎萎不长;或失干将理,动伤胎气,多致损堕;妊娠脾虚寒湿中阻,每见脘腹时痛,呕吐清涎,不思饮食,甚至胎动不安。
芎藭散(《圣济总录》卷一五五)、芎椒白术散(《鸡峰》卷十六)、安胎白术散(《卫生宝鉴》卷十八)。方中白术、芎藭、牡蛎用量原缺。《外台
暂无信息
白术3分,木香半两,诃黎勒皮3分,桂心3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丁香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草豆蔻1两(去皮)。
上为细散。
暂无信息
气膈,心腹痞满,四肢拘急,体重。
每服1钱,煎生姜、木瓜汤调下,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1两,赤茯苓1两,桑根白皮1两半(锉),楮白皮1两半(锉),汉防己1两,泽漆茎叶(锉)2两半,射干1两,槟榔1两。
上为散。
暂无信息
石水,四肢瘦细,腹独肿大,状如怀娠,心中妨闷,食即气急。
每服3钱,以水、酒各半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如人行10里再服。以疏利为度。
暂无信息
白术1两,黄耆1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人参1两(去芦头),桂心半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
上为散。
暂无信息
伤寒后虚羸少力,不思饮食。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1两,柴胡1两(去苗),赤芍药3分,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赤茯苓3分,槟榔1两,桔梗2两(去芦头),诃黎勒皮3分,桂心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
上为散。
暂无信息
气隔痰饮,两肋下痛,食不消化。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1两,艾叶1两(微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芎藭3分,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桂心1两,白石脂1两,白矾灰1两,乌贼鱼骨2两(烧灰),熟干地黄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伏龙肝1两,当归3两(锉,微炒)。
上为细散。
暂无信息
妇人白崩,脐腹冷痛,四肢不和,面无颜色。
每服2钱,食前以热酒调下。
暂无信息
白术3分,桂心半两,草豆蔻2分(去皮),槟榔半两,赤茯苓半两,诃黎勒3分(煨,用皮),陈橘皮3两(汤浸,去白瓤,焙),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1分(炙微赤,锉)。
上为散。
暂无信息
妇人脾胃气虚,心腹胀满,不欲饮食,四肢少力。
方中草豆蔻,《妇人良方》作“草果”。
暂无信息
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藿香、山药、扁豆(炒)各等分。
上为末。
暂无信息
小儿变蒸风,吐乳自泄。
每服1钱,热汤点服。
暂无信息
人参、茯苓、白术、藿香、甘草、砂仁、山药、泽泻、肉豆蔻(面煨)。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久泄。
加生姜3片,莲子7粒,水煎服。
暂无信息
白术、猪苓、泽泻、山药、莲肉、白茯苓、人参、炙甘草。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实脾利水。主脾虚身肿。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白术2钱,白茯苓2钱,神曲1钱,天麻1钱,橘皮(去白)1钱5分,麦糵1钱5分,半夏1钱5分,生姜5片。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脾胃虚弱,身重有痰,恶心欲吐者。
上(口父)咀。水煎,食前温服。
暂无信息
人参、白术、甘草、木香、花粉、干葛、藿香、麦冬、白芍、白茯苓。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痘疮收靥,时时作渴,泄泻者。
莲肉、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
虚寒甚者,加干姜(炒)、诃子肉、乌梅肉。
暂无信息
人参1两,白术1两,茯苓1两,藿香1两,木香1两,甘草1两,干姜2两,乌梅1个
上为细禾。
暂无信息
小儿泄泻,时常作渴。
每服1-2钱,水煎服。若加伏龙肝极妙。
暂无信息
川芎1钱,归身8分,白术(土炒)5分,白芍(酒炒)8分,竹茹5分,紫苏1钱,前胡8分,木香5分,乌药8分,香附(便制)1钱,陈皮8分,甘草4分。
上锉。
暂无信息
定痛安胎。主
水煎,食远服。
如兼腹痛,加砂仁、泽泻。
暂无信息
白术、人参、木香、黄耆、甘草、白茯苓、藿香、葛根。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痘疮,内虚作热,泄泻而渴者。
水煎服。
暂无信息
白术、川乌、桔梗、细辛、干姜、羌活、防风、肉桂、甘草。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阴痓。
生姜为引,水煎服。
自汗,加黄耆。
暂无信息
广陈皮3钱,白术(土炒)3钱,茯苓(生用)4钱,木香(面包煨)2钱,锅巴4钱,炙甘草2钱。
上为细末。
暂无信息
痘,里虚泄泻者。
撒粥中与食。
暂无信息
白术3钱(微炒),云苓2钱,薏苡仁5钱(炒),鲜石斛4钱,葛根2钱,木瓜5分,生甘草5分。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脾家湿热,唇沈湿烂。
加石莲肉20枚,水煎,温服。
暂无信息
曲末2升,麦糵末1升,生地黄(肥者,切)3升,白术8两,牛膝(切)3升,桑甘(金色者,锉)3升,姜黄8两(一作干姜),当归14分,生姜(和皮切)3升,桃仁2升,杏仁2升(去皮尖及双仁者,热熬),近用橘皮8两。
上切细,于臼中以木杵捣之如泥,纳瓶中,以物盖口封之,勿令泄气。
暂无信息
妇人腹内冷癖,血块虚胀,月经不调,瘦弱不能食,无颜色,状如传尸。
蒸于1大石米中,饭熟出,入停屋下3日,开出晒干,捣为散,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2次,渐加至1匕半。若不能散,蜜丸服之亦得,每服30
暂无信息
白术1两,附子1两,龙骨2两,黄连1两,阿胶2两,甘草1两,赤石脂3两,地榆2两,当归1两。
上为细散。
暂无信息
久赤白痢不止,腹中疼痛。
每服2钱,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3分,甘菊花3分,赤茯苓3分,人参3分,前胡(去芦头)3分,半夏(汤浸7次去滑)3分,旋覆花3分,石膏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大腹皮(锉)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上为散。
暂无信息
伤寒痰滞在胸膈间不散,身体壮热,头目昏沉,胃气不和,少思饮食。
每服3钱,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1斤,肉桂半斤,干地黄4两,泽泻4两,茯苓4两。
上为末。
暂无信息
补肾气。主肾虚。
每服方寸匕,米饮下,日3次。2服佳。
暂无信息
白术1两,芍药1两,甘草5钱。
上为细末。
暂无信息
米谷不化,泻痢不止。
每服3钱,白汤调下。
暂无信息
白术、丁香、肉豆蔻、青皮、甘草、茯苓各等分。
上为末。
暂无信息
小儿脾胃虚弱。主
每服1钱,紫苏汤下。
暂无信息
白术、丁香、肉豆蔻(面裹)、陈皮、甘草各等分。
上为细末。
暂无信息
调理三焦,大进饮食。主小儿呕吐,冷痢。
白汤调下;慢惊沉困,冬瓜子煎汤下;若见水即吐,进药不得,吐止用枣子点药干吃。
暂无信息
白术不拘多少(锉成小块或稍大,用浮麦1升,水1斗,煮干,如白术尚硬,又加1-2升煮,取出切作片,焙干,去麦不用)。
上为细末。
暂无信息
盗汗,多汗盗汗,四肢作痛,饮食少进,面黄肌瘦。
别用浮麦汤,每服2-3钱,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炒)1两,芍药1两,藁本(去苗土)1两,续断(去枯者)2两,当归(酒洗,焙)2两,虎骨(酥炙)半两,乌蛇肉半两。
上为细末。
暂无信息
中风,身体麻痹不仁。
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
脏寒多痢者,加附子半两;骨中烦热者,加生地黄1两。
暂无信息
白术1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半两,白扁豆半两,山药半两,甘草(炒)半两,粉葛半两,糯米半两。
上为末。
暂无信息
滋养津液,助气补虚。主小儿吐泻,失亡津液,身凉烦渴,不食,困倦少力,亦治虚热。
1岁半钱,水半盏,煎3分服。
暂无信息
白术1两,人参2两,白茯苓(去黑皮)3分,黄耆(微炙,锉)1两,姜制半夏1两,山芋半两,桔梗(炒)半两,桑根白皮(微炙,锉)半两,白芷半两,五味子半两,甘草1分(微炙)。
上为散。
暂无信息
止嗽宽膈,和气进食。主妊娠痰盛。
每服2钱匕,食后、临卧沸汤点下。
暂无信息
白芷3两,甘草(炒)3两,青皮3两,陈皮3两,白茯苓3两,桔梗3两,山药3两,香附(去毛)3两,干姜半两,白术1两。
上为末。
暂无信息
伤寒,气脉不和,憎寒壮热,鼻塞脑闷,涕唾稠粘,痰嗽壅滞;或冒涉风湿,憎寒发热,骨节烦疼;或中暑呕吐,眩晕;及大病后,将理失宜,食复、劳复,病证如初;又治五劳七伤,气虚头眩,精神恍惚,睡卧不宁,肢体倦怠,潮热盗汗,脾胃虚损,面色萎黄,饮食不美,呕吐酸水,脏腑滑泄,腹内虚鸣,反胃吐逆,心腹绞痛,久疟久利;及膈气咽塞,上气喘促,坐卧不安;或饮食所伤,胸膈痞闷,腹胁 (月真)胀;妇人产前产后,血气不和,霍乱吐泻,气厥不省人事;辟四时不正之气及山岚瘴疫。
每服2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木瓜干1片,紫苏2-3叶,煎7分,食前服。若吐泻,入白梅煎;喘,入桑白皮、杏仁煎;伤寒劳复
暂无信息
木香1分,白术半两,青橘皮(去白)半两,黑牵牛(半生半炒)半两,桑白皮(生)半两。
上为细末。
暂无信息
小儿脾肺不调,饮食无度,腹胀喘粗,头面手足虚浮。
每服半钱,温米饮调下,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锉,炒)2两,人参2两,丁香3分,甘草(炙,锉)3分,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草豆蔻(去皮)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干姜(炮裂)1两,桔梗(炒)半两。
上为散,研匀。
暂无信息
胸满气逆,呕吐,不思食。
每服2钱匕,生姜、大枣汤调下。
暂无信息
白术2两,干山药1两,白茯苓1两,人参(去芦)半两,木香半两,白扁豆(炮)半两,藿香(去土)半两,甘草1分(炙)。
上为末。
暂无信息
小儿吐逆,或加喘促。
每服1钱,紫苏汤下;喘者,陈皮汤下,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芍药、茯苓各等分。
上为末。
暂无信息
泻痢证。四肢懒倦,小便不利,大便走,沉困,饮食减少。
水煎服。
如发热或恶热,或腹不痛而脉疾,加黄芩为主;如未见脓血而恶寒,乃太阴而传少阴,加黄连为主,桂枝佐之;如腹痛甚者,加当归,
暂无信息
白术1钱,生姜皮5钱,大腹皮5钱,白茯苓皮5钱,陈皮5钱,桑白皮5钱。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妊娠面目虚浮,四肢肿如水气,子肿,脉浮濡数者。
《医略六书》本方用法:为散,米饮下。
暂无信息
白术2两,芍药3两,桂(去皮)1两,附子(炮,去皮脐,锉)1两。
上为细末。
暂无信息
隐隐腰痛,以热物熨痛处即少缓。由处卑湿,复为风邪伤足太阳之经,其脉缓涩。
每服2钱匕,食前温酒调下。
暂无信息
白术、茯苓、泽泻、陈皮、姜皮、大腹皮、木香。
上为末。
暂无信息
胎水。妊娠5-6月腹大异常,胸腹胀满,手足面目浮肿,气逆不安者。
砂仁汤下。
暂无信息
白术3分,芍药(炒)3分,木香(半生半炒)半两,缩砂仁半两,黄连(去须,炒)半两,陈曲(炒)1两半,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
上为散。
暂无信息
产后冷痢,脐下痛,羸瘦不能食。
每服2钱匕,煎干姜、米饮调下。
暂无信息
白术2两,芎藭1两,芍药1两,人参1两,阿胶(炙令燥)1两,甘草(炙,锉)半两。
上为散。
暂无信息
妊娠胎不长养。
每服3钱匕,以葱粥饮调下,日3次。
暂无信息
白术(锉,炒)1两半,黄柏(去粗皮,炙)1两半,白薇半两。
上为散。
暂无信息
妇人漏下赤白。
每服2钱匕,温酒或米饮调下。
暂无信息
白术2两(米泔浸1宿,炒),芍药1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1两,吴茱萸(汤洗,焙,炒)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细辛(去苗叶)1两。
上为散。
暂无信息
元脏虚冷,腹内雷鸣,夜多小便。
每服2钱匕,入盐沸汤点服。
暂无信息
白术1两,人参3分(去芦头),诃黎勒1两(煨,去核),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焙),草豆蔻1两,桂心3分。
上为末。
暂无信息
虚劳冷气,心腹痞满,不思饮食,四肢少力。
每服4钱匕,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1两,白芷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令焦)半两,苍术(米泔浸1宿,锉,焙)半两,防风(去叉)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半两,桂(去粗皮)半两,人参半两,陈橘皮(去白,焙)半两,干姜(炮)半两,高良姜(炮)半两,吴茱萸(汤洗3遍,焙干)1两,柴胡(去苗)1两,蜀椒(去合口并目,炒出汗)1两,芎藭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白芜荑1两,缩砂(去皮)1两,附子2枚(炮裂,去皮脐),沉香(锉)1分,丁香1分,当归(炙,锉)1分,木香1分。
上为散。
暂无信息
冷劳,大便滑泄,食饮不美,有盗汗。
每服5钱匕,用猪肝3两,批开,入葱白,盐各少许,掺药在内,湿纸要,慢火煨香熟为度,空心,食前米饮嚼下。
暂无信息
人参、白术、吴茱萸、阿胶、熟艾、桑寄生、茯苓、当归各等分。
上为粗末。
暂无信息
妊娠胎频动,微微腹痛。
每服5钱,水1盏,加大枣3个,煎至8分,去滓,空心、食前稍热服,日2次。
暂无信息
白术半两,木香(炮)半两,甘草(炙)半两,茴香(炒)半两,青皮(浸,去皮,切;巴豆30枚,去皮膜,同青皮一处炒了,仍去巴豆不用)半两。
上为末。
暂无信息
小儿水气肿。
饭饮调下。
暂无信息
枳、术、桂、豉、甘、杏、葛。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酒疸误下,致变黑疸。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白术1钱(土炒),茯神1钱(炒黑),归身1钱,小洋参5分,龙骨1钱(煅),浮小麦1钱。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小儿心虚血热,自汗、盗汗。
水煎服。
暂无信息
白术2两,楝实(取肉)2两,青盐1分。
上锉细,慢火炒黑色留性,捣罗为散。
暂无信息
小肠气。
每服2钱匕,热酒调下,日3次。
暂无信息
牡蛎(煅)3钱,白术1两2钱半,防风2两半。
上为末。
暂无信息
虚风多汗,食则汗出如洗,少气痿劣,久不治必为消渴证。
每服1钱,温水调下,不拘时候。
如恶风,倍防风、白术;如多汗面肿,倍牡蛎。
暂无信息
白术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干)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桑根白皮(锉,研)半两,半夏(汤浸7次,焙干)半两。
上为细末。
暂无信息
滋津液。主呕吐。
每服1钱,水1小盏,加生姜2片,煎至5分,去滓温服。
暂无信息
白术2两,人参(去芦)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黄耆1两,山药3分,百合3分(去心),甘草(炙)半两,前胡(去芦)1分,柴胡(去芦)1分。
上为散。
暂无信息
行营卫,顺气止血,进食退热。主吐血、咯血,脾肺气虚。
方中山药用量原缺。本方改为丸剂,名“白术丸”(见《中国医学大辞典》)。
暂无信息
白术1两,酸枣仁1两(微炒),麻黄根2两,防风1两(去芦头),白龙骨2两半,黄耆2两(锉)。
上为粗散。
暂无信息
虚劳盗汗,夜卧心烦少睡。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1两,麦门冬半两(去心),黄耆3分(锉),人参3分(去芦头),前胡3分(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桂心半两,白芍药半两,白茯苓1两,当归半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上为散。
暂无信息
热病后,脾胃气虚,四肢疼痛,不思饮食。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暂无信息
白术1两,前胡1两(去芦头),防风3分(去芦头),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赤茯苓1两,蔓荆子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芎藭3分。
上为粗散。
暂无信息
风头眩,心胸不利。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3分,白茯苓2两,桂心3分,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曲3分(微炒黄色),草豆蔻1两(去皮),大麦糵1两(微炒令黄),木香1两,吴茱萸3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2两(去芦头),槟榔1两。
上为细散。
暂无信息
脾劳,胃中虚冷,饮食不消,腹胁胀满,忧恚不乐。
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暂无信息
白术1两,白芍药3分,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1两,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桂心3分,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黄耆1两(锉)。
上为粗散。
暂无信息
虚劳里急,四肢不和,身体疼痛,不欲吃食。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暂无信息
白术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枳实3分(麸炒微黄),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桂心1两,白茯苓1两,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前胡1两(去芦头),甘草(炙微赤,锉)。
上为粗散。
暂无信息
虚劳,胸中气满,痰饮澼结,时或呕逆不食。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1两,人参(去芦头)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大腹皮(锉)1两,黄耆(锉)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诃黎勒1两(用皮),沉香1两。
上为粗散。
暂无信息
时气后胃虚,宿食不消,心胸壅闷,乍寒乍热。
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暂无信息
白术1两,木香半两,熟干地黄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白芍药3分,芎藭半两,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半两,黄耆3分(锉),当归3分(锉,微炒),白茯苓半分。
上为粗散。
暂无信息
产后褥劳虚羸,发歇寒热,心腹疼痛,四肢无力,不思饮食。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日3-4次。
暂无信息
白术3分,诃黎勒(煨,去核)3分,甘草(炙,锉)1分,丁香1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分,木香、桂(去粗皮)、人参3分,槟榔(半生半熟,锉)3分,陈橘皮(去白,麸炒)1两,草豆蔻(去皮)1两。
上为散。
暂无信息
胃冷,气胀满闷,四肢急,体重。
每服2钱匕,生姜、木瓜煎汤调下。
暂无信息
白术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黄连半两(去须,锉,微炒),当归半两(锉,微炒),地榆半两(锉),木香半两,榉树皮半两(炙微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上为粗散。
暂无信息
小儿赤白痢,腹内(疒丂)痛,羸弱不能饮食。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3分,芎藭3分,赤芍药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桂心2分,青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甘草1分(炙微赤,锉),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石膏1两半。
上为粗散。
暂无信息
产后伤寒,四肢拘急,心腹满闷,头痛壮热。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剪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1两,藿香1两,人参1两(去芦头),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高良姜半两(锉),草豆蔻半两(去皮)。
上为散。
暂无信息
霍乱胃气虚,干呕不止。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3分,芦根3分(锉),草豆蔻3分(去皮),人参3分(去芦头),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枇杷叶3分(拭去毛,炙微黄),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上为散。
暂无信息
热病,邪热已退,胃气未和,哕不能食。
白术香散(《普济方》卷一五二)。
暂无信息
白术(锉,炒)3分,缩砂仁3分,诃黎勒皮3分,肉豆蔻3枚(去壳),甘草(炙,锉)半分,木香1分,人参半两,丁香半两,干姜(炮)半两。
上为散。
暂无信息
脏腑寒,泄泻,不思食。
每服3钱匕,米饮调下。
暂无信息
白术(微炒)3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石斛(去根,锉)半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3分,干姜(炮)3分,天雄(炮裂,去皮脐)3分,细辛(去苗叶,轻炒)3分,羊踯躅(微炒)半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石南(用叶,酒醋微炒)3分,桂(去粗皮)1两,防风(去叉)2两半。
上为散。
暂无信息
积年周痹,头发秃落,隐疹生疮,气脉不通,搔之不觉痛痒。
每服半钱至1钱匕,渐加至1钱半,温豆淋酒3合调下,空心、临卧各1次。每服药后宜以少白羊脯嚼汁下药,续更用3合温豆淋酒冲涤,令接药力,
暂无信息
白术(微炒)3分,人参3分,秦艽(去苗土)3分,当归(切,焙)3分,天雄(炮裂,去皮脐)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乌头(炮裂,去皮脐)2两,干姜(炮裂)1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1两,防风(去叉)2两,桂(去粗皮)2两,防己(锉)2两,萆薢(炒)2两,白蔹2两,桔梗(去芦头,炒)2两,黄耆(细锉)2两,山茱萸3分,麻黄(去根节,先煮,掠去沫,焙干用)3分,茵芋(去粗茎)3分,甘草(炙)3分,细辛(去苗叶)半两。
上为散。
暂无信息
恶风,无问新久,四肢不仁,一身尽痛,头目眩倒,口面?僻。
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空心、午时各1次;未效,渐加服之。觉口唇(疒帬)痹即减服之。
暂无信息
白术1两,细辛1两,附子1两(炮,去皮脐用),桔梗1两(去芦头),干姜半两(炮裂,锉),川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
上为细末。
暂无信息
阴毒伤寒,心间烦躁,四肢厥冷。
每服2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稍热和滓顿服,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3分,熟干地黄1两,白茯苓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当归1两(锉,微炒)。
上为散。
暂无信息
妊娠胎动,腹痛,及腰疼不止。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黄芩各等分(新瓦上同炒香)。
上为散。
暂无信息
安胎,益母子。主妇人妊娠伤寒,头痛发热。
白术汤(《圣济总录》卷一五六)、保安白术散(《卫生宝鉴》卷十八)。
暂无信息
白术半两,土瓜根半两,牡蛎粉3分。
上为粗散。
暂无信息
小儿遗尿,足寒。
每服1钱,以水1小盏,加生姜少许,大枣2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
暂无信息
白术1分,木香1分,陈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丁香1分,麦门冬2分(去心,焙)。
上为粗散。
暂无信息
小儿冷热不和,吐利不止。
每服1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半两,草豆蔻1分(去皮),丁香半两,当归1分(锉,微炒),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分(炙微赤,锉)。
上为细散。
暂无信息
小儿霍乱,吐泻不止,心腹痛,面无颜色,渐至困乏。
每服半钱,以粥饮调下,量儿大小,加减温服,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1两,萆薢1两,独活1两,肉桂1两,五加皮1两,甘菊花1两,汉防己1两,葛根1两,羚羊角屑1两,赤芍药1两,防风1两,芎藭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麸炒令黄)1两,侧子(炮,去皮)1两,甘草(炙黄)1两,磁石3两(碎研,水淘去赤屑),麻黄2两(去节),薏苡仁2两。
上为散。
暂无信息
瘫痪风,手足不遂,肌肉顽痹,筋脉拘急,心神不安,言语蹇涩,胸膈痰涎不利。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6分,去滓温服。
暂无信息
白术半两,肉豆蔻半两(去壳),人参半两(去芦头),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
上为散。
暂无信息
霍乱呕吐,脾胃虚冷,气膈,不思饮食。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1两,诃黎勒皮1两,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干姜3分(炮裂,锉),人参1两(去芦头),桔梗半两(去芦头),桂心3分,木香2分,槟榔3分。
上为散。
暂无信息
痃癖冷气胀满,不能食。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2个,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1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槟榔3分,紫苏茎叶3分,人参1两(去芦头),白茯苓1两,木香半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桂心3分,诃黎勒皮1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上为散。
暂无信息
虚劳上气,及心腹气胀,不能饮食,呕吐酸水。
白术汤(《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暂无信息
白术1两,丁香3分,诃黎勒3分(煨,用皮),桂心3分,细辛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
上为散。
暂无信息
肺脏虚寒,心膈壅滞,头目不利,鼻流清涕,日久不止。
每服1钱,食后以温水调下。
暂无信息
白术1两,当归3分(锉,微炒),柴胡1两(去苗),桂心半两,青橘皮3两(汤浸,去白瓤,焙),桔梗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上为粗散。
暂无信息
乳石发动,体颤寒热,心腹痛噤,不能饮食。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2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1两,桂心3分,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泽泻1两,诃黎勒皮1两。
上为散。
暂无信息
因食热及饮冷水,上气胸满,心下有水不散,虚喘妨闷,不下食。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日3-4次。
暂无信息
白术3分,半夏3分(汤浸7遍去滑),槟榔半两,桂心半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丁香1分,高良姜半两(锉),木香1分。
上为散。
暂无信息
心痛,痰饮多唾,腹胀不能下食。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1两,诃黎勒皮1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桔梗3分(去芦头),桂心半两,前胡1两(去芦头),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
上为散。
暂无信息
咳嗽,痰壅呕吐,心胸不利,气逆食少。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2两,枳壳2两(麸炒微黄,去瓤),桂心1两。
上为散。
暂无信息
霍乱吐逆下利,心腹胀满,脚转筋,手足冷。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个,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暂无信息
白术2两,赤茯苓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人参1两(去芦头),桔梗2两(去芦头),桂心1两,京三棱1两(炮,锉),槟榔1两。
上为粗散。
暂无信息
积聚,心腹胀满,不能饮食,寒疝凝结,攻注腹内疼痛。
白术汤(《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