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为菊科植物匍茎苦菜的全草。3~4月间采取。鲜用或晒干用。
性状:暂无信息
性味:苦,寒。
①《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涩,无毒。"
②《广西中草药》:"苦,寒,无毒。"
归经:暂无信息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阑尾炎,痢疾,痔疮,遗精,白浊,乳腺炎,疮疖种毒,汤火伤。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白浊,遗精,痔疮。"
②《四川中药志》:"解毒除热。治汤火伤及无名种毒。"
③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阑尾炎,痢疾,乳腺炎,疖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2两。外用:捣敷或捣汁搽。
贮藏:暂无信息
摘录:《中药大辞典》
注意与禁忌:暂无信息
清热解毒。治阑尾炎,痢疾,痔疮,遗精,白浊,乳腺炎,疮疖种毒,汤火伤。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白浊,遗精,痔疮。"
②《四川中药志》:"解毒除热。治汤火伤及无名种毒。"
③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阑尾炎,痢疾,乳腺炎,疖肿。"
暂无信息